<合作生產者 > |
吳建良|張志宏|陳詩穎|德瑪汶協會|嚴啟夢|何鎮龍|曾紹明|林韋聰|陳佩雲|有限責任|陳櫻花|張景惠|王玉彰|蘇冠宇|吳美貌|馬清宮
張萬燕|朱明發|藍文明|藍文德|古文錦|邱經堯/邱健程|黃芬香|蔡佳蓉/羅元鴻|謝智瓊|蔡一宏|林義職|林益|北社大|陳信廷|張芳娟
溫禮華|黃偉哲|官加展|廖俊凱|羅伊秀|韋峻文|黃玲雯|吳金洺|梁永財|范振穀|曹永清|廖宜燈|林明賢|謝文崇|劉廷維|林啟彬
莊宗龍,莊志祥|蘇榮上|張文棟
|
|
吳建良 不良農家
新竹縣新豐鄉後湖村
|
生產品項 |
稻米 |
耕作方式 |
秀明自然農法,順應自然、尊重自然,不施肥、 無農藥,自家留種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不防治 |
施肥方式 |
不施肥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秀明自然農法協會 生產者會員 |
行銷通路管道 |
市集 (清大竹蜻蜓、竹北新瓦屋、天母秀明集會所) 、綠禾塘 (竹北新瓦屋小農小鋪)、宅配 |
|
金融海嘯公司放無薪假辭去工作,回家一邊幫忙種田一邊思考怎麼種田養家。因為沒有實際務農經驗又身無分文、無法提不動產供擔保,所以小地主大佃農、有機栽培等政策,都不適合像我這樣的農青(沒有務農經驗、沒資金,對務農充滿熱情)。最後選擇秀明自然農法並認同此理念。秀明自然農法栽培水稻滿兩年,就連現在也常問自己”這樣做行嗎?”,如果以永續農業來看,兩年資歷本來就看不出什麼差異。在沒有投入任何肥料農藥,土壤地力、微生物、昆蟲等,耕作區的生態以大自然自行調整的方式慢慢恢復著。生產者能做的就是”觀察與師法自然”。
延伸閱讀:不良農家米開箱文
|
TOP |
|
|
張志宏 神奇桀克生態農場
新北市三芝區八連溪水車園區 |
生產品項 |
短期葉菜類、地瓜、茭白筍、玉米、秋葵、洛神、花草、蘿蔔,少量多樣,滿足家庭需求 |
耕作方式 |
有機耕作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蘇力菌、苦楝油、大蒜辣椒液、黏紙 |
施肥方式 |
有機粒肥、黃豆粕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財團法人和諧有機農業基金會 證書編號:HOA-C-247 |
行銷通路管道 |
社區校園公家機關團購、農會、宅配… |
|
農場位於新北市三芝區八連溪水車園區,緊鄰八連溪,潺潺溪水從陽明山麓順勢而下,純淨無汙染。
農場主人張志宏,從農前為量販店總經理室品保經理,參加新北市舉辦的有機訓練,從不會拿鋤頭,到現在可以營造有機友善環境,成果豐碩。
吃的安心是最基本的,張志宏一直從事食品品質及衛生管理工作,對於『食在安心』有深刻體認,或許有機作物長的不漂亮、不碩大,但安全無疑。
『地產地銷』以保持最佳新鮮度及縮短食物哩程,銷售以大台北地區,農場現採直送為主。上架銷售等待客人選購為輔,蔬菜在門市陳列時間過久,新鮮度不易維持,對消費者及農夫都不公平。 |
TOP |
|
|
陳詩穎 優活綠有機農場
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建興路80號 |
生產品項 |
一般葉菜類、果菜豆類瓜類、活力菜、咸豐草、川七等野菜 |
耕作方式 |
採溫室栽培方式,且輪作,減少防治次數。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蘇力菌、木黴菌、黃色黏板。 |
施肥方式 |
自製液肥、外購有機肥料。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台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 TOPA 310055 |
行銷通路管道 |
國小營養午餐、嘉盟流通、竹林有機農場、生鮮超市與有機商店。 |
|
家族農地20多年來都租人,家中沒有人從事農業,自己大學讀工業管理,對農業更是一竅不通。7年前因外婆罹患肺腺癌,開始意識到食物安全。又家族經營的生鮮超市需要穩定蔬菜供貨,在看好有機農業的前景決心投入。但親友多質疑「噴農藥都不好種了,何況沒噴農藥的?」,「一個女孩子,不懂農業,也不會操作機械,會不會太冒險了?」。我曾有猶豫、徬徨,但沒有退縮,付諸行動,參與農委會開辦的一系列的訓練,學習栽培技術策略應用,目前已正式生產,家族也全員投入,提供我們用心種出來的有機蔬菜。 |
TOP |
|
|
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
台中市和平區達觀里 |
生產品項 |
葉菜類、根莖菜類、季節水果 |
耕作方式 |
無毒農作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趨避法、生物防治法 |
施肥方式 |
自製酵素、液肥、堆肥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無 |
行銷通路管道 |
協會產銷平台 |
|
社團法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成立於95年,是位於台中市和平區大安溪沿線達觀部落。由三叉坑、双崎、達觀、雪山坑及苗栗縣泰安鄉士林等沿線幾個部落居民組成,成立有部落共同廚房是學習於泰雅共食共做傳統生活機制來的。我們的理想是希望從共同廚房一起工作一起吃飯的互助精神開始,由部落自主解決部落生活問題。
在環保意識抬頭與健康議題漸為人們關心的年代,德瑪汶基於對大自然的珍惜,以無毒方式種植作物,用進步的務農思維經營,期望打造可創造城鄉互為支持互為主體關係的供需互惠,達到人文關懷.環境保護的多贏局面。藉由部落農園蔬菜的訂購,支持我們的﹝盈餘回饋部落,友善照顧山林﹞的理念!
合作農友-
三叉坑:林木桂、籃秀川、林健義
雙崎:張阿花、藍文明、李碧英
達觀:林耀初、李小燕、陳秀美、羅清文
士林:士林教會、李秋妹、林素娟
協會自有農園:三叉坑、達觀
|
TOP |
|
|
嚴啟夢 千羽的田
新竹關西 |
生產品項 |
水稻、小麥 |
耕作方式 |
自然農耕
開墾山邊及河川荒地,只需少量水源供應即可以粗放方式栽培水稻,不使用農藥及肥料,必要時添加自製廚餘堆肥。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以水量控制,讓福壽螺與雜草取得平衡
|
施肥方式 |
自製本土液態菌
廚餘液態肥
堆肥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無 |
行銷通路管道 |
網路訂購
電話訂購 |
|
啟夢〈千羽〉大哥的名字很浪漫,他已經默默在關西從事無肥料無農藥栽培十多年,堅持接手休耕多年的土地,將它們變成自然農法稻田,自己培養液菌、廚餘堆肥,也自行留種,使用SRI等多種農法綜合,種出口齒留香的台梗香米。但現實沒這麼浪漫,到現在還經常會有"失守"的狀況,曾有稻田就因為雜草太過旺盛,水稻競爭不過,只剩下孤伶伶的200多棵,不符收割成本。千羽大哥就這樣抱著看天田心態,照顧三甲多的稻田。 |
TOP |
|
|
何鎮龍 憨己園自然農園
嘉義縣民雄鄉西昌村 |
生產品項 |
稻米、小月山苦瓜、翼豆、菜豆、莢豌豆、樹豆、皇帝豆、小蕃茄、黑柿蕃茄、生南薑、生薑黃、南瓜、韭菜、芭蕉、美濃瓜、小黃瓜 |
耕作方式 |
無農藥、無化肥;融入樸門永續栽培、以最低人工干預為目標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病害] 不處理
[蟲害] 露天不處理;溫室徒手、黃色黏板 |
施肥方式 |
少量使用福壽牌植物性有機質(有機認證資材)、自家米糠培養之液肥、自製草葉及廚餘堆肥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100年11月通過中興大學有機認證,102年11月終止認證。 |
行銷通路管道 |
嘉義市「打手機(Tasoci)鄒」門市、每週日上午斗六三小市集、部落格及臉書 |
|
耕作理念:相信自然,順其自然
以自給自足、降低碳排放為目標,順應環境、方位等微氣候條件,適時適地而種。不使用農藥、化肥及生長調節劑;避免使用外來資材,有節制地向大地取得食物。希望藉由人工溼地和造林,提高生物多樣性,復育原本貧瘠的平原生態,並結合耕作與素樸生活工藝,追求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
TOP |
|
|
曾紹明 曾紹明農場
新竹縣峨眉鄉富興村 |
生產品項 |
柑橘類以無籽桶柑為主,次有海梨、帝王柑、茂谷、蜜柚、文旦、圓柚(紅肉)、另種植原生種苦茶樹。 |
耕作方式 |
採自然栽培方式,少除草,適量的雜草讓土壤保溫保濕保鬆,不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友善土地和環境。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鐵網和網子包果樹幹根部 |
施肥方式 |
以前外購有機肥料,目前改為自製堆肥、並且積極改善土壤(果園鋪上一層厚茶葉渣,使用自己培養的KKF微生物菌加速分解),讓土壤和果樹更健康。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目前無驗證 |
行銷通路管道 |
好食機、宅配 |
|
|
TOP |
|
|
林韋聰 九老爺特色農產
雲林斗六市久安路 |
生產品項 |
雪蜜棗、南瓜、四季豆、絲瓜、青椒、高麗菜、花椰菜、白蘿蔔、玉米、土雞 |
耕作方式 |
採網室自然栽培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蘇力菌、抗蟲油、矽藻土、微生物菌種 |
施肥方式 |
有機肥料、自製液肥,往後放養土雞也可當肥料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目前無驗證 |
行銷通路管道 |
網路宅配 |
|
一個溫室長大的孩子,從放縱的生活中回頭,雲林科技大學化工系畢業,開設補習班,補習班正蓬勃時,最後因慈祥且辛苦務農一輩子的父親得了肺癌,回鄉承接父志,並將之發揚光大。為了父親身體,堅持栽培最健康無毒的農作給父親食用,更有體悟應把如此理念讓更多人受惠。務農經驗從零開始本就辛苦,希望給我一個機會,為所有人健康幸福盡一份力,九老爺加油!
這裡有一篇來參加菜市長聚會的朋友,記錄韋聰在聚會的分享
|
TOP |
|
|
陳佩雲 八田綠色農莊
台南市官田、東山 |
生產品項 |
荔枝、芒果、芒果干、龍眼、龍眼乾、酪梨、小番茄 |
耕作方式 |
秀明自然農法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無 |
施肥方式 |
無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MOA1510247 |
行銷通路管道 |
網路宅配、市集 |
|
15年前接觸有機食品,那時認為有機農業對土地最友善所以開始吃有機食品,支持有機農業,也開始夢想有天成為農夫,閱讀農業相關書籍這一等就9年了,終於5年前開始真正成為農夫,當了農夫後希望找到ㄧ種對土地最友善方法,所以我的栽種方式以秀明自然農法,盡量不干擾大自然生命順序為原則,不施肥、不防治讓大自然恢復平衡用感謝的心去對待病蟲害的發生,相信時間會讓生態平衡,靠大自然的力量所結出來的果實,呈現出自然顏色、自然味、自然甜、自然酸這就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食物。
|
TOP |
|
|
有限責任宜蘭縣有機友善農業生產合作社
宜蘭縣 |
生產品項 |
米、蔬菜、水果 |
耕作方式 |
有機、友善耕作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
施肥方式 |
自製液肥、自製推肥,不足時補充外購有機肥料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慈心有機認證 |
行銷通路管道 |
政府採購、零售 |
|
有限責任宜蘭縣有機友善農業生產合作社由一群宜蘭堅持不用化肥、友善耕作的小農們組成,作物從米、蔬菜、水果、茶葉….等,由在地小農細心照料栽培,特有的地區特色種出香甜美味的安全食材。 |
TOP |
|
|
陳櫻花 福和自然田園
雲林二崙 |
生產品項 |
當季蔬菜、芭樂、木瓜、棗子、小番茄、百香果、洛神花....等 農產品加工等 |
耕作方式 |
實施秀明自然農法,無肥料、無農藥,尊重土地順應自然。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套袋,或不作防治 |
施肥方式 |
無。只要土壤夠健康,歷經幾代馴化(自留種),不需要額外的 養分和藥劑,就能跟公園的草一樣,體質夠強壯釋出植物 精油,就有能力對抗病蟲害。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無 |
行銷通路管道 |
合樸農學市集、秀明協會市集、FB 網路訂購 |
|
實施秀明自然農法,學習無農藥、無肥料栽種,想辦法取得學校落葉覆蓋土壤,發現土質鬆散蚯蚓屎般顆粒增加,農作物變好變強壯果實風味尤佳。為防止蟲害我們試了許多方法,才發現雜種共生方式最有效,便將三、四十種作物混種在同一塊田裡。 |
TOP |
|
|
張景惠 宥鈞觀光果園
台南下營 |
生產品項 |
文旦、紅柚、白柚,柚子加工品
|
耕作方式 |
採自然農法栽培,降低病蟲害密度。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用礦物油、食品級矽藻土。 |
施肥方式 |
自製有益微生物、落葉枯草覆蓋護土、腐熟水果環狀放果樹樹冠下。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MOA有機驗證 |
行銷通路管道 |
高雄消保市集,有機商店,宅配,自家店面 |
|
台南市新農人張景惠,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畢業,從事居家服務照顧督導員工作10年,辭掉工作回家幫忙,社工從農的初衷,不用農藥、化肥、太貴的有機資材,不做慣行的有機農業。利用2公傾公園的枯枝落葉枯草覆蓋保護土壤,不間段持續4年多,簡單的工作,重複做並堅持下去。 |
TOP |
|
|
王玉彰 耕心有機農場
雲林縣虎尾鎮平和里19-6號 |
生產品項 |
稻米、馬鈴薯、玉米、花生、洋蔥、甜菜根、葉菜類 |
耕作方式 |
採自然栽培方式,盡量降低施肥及防治次數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蘇力菌、黑疆菌、放線菌、木黴菌等外購微生物資材 |
施肥方式 |
自製液肥、自製堆肥,不足時補充外購有機肥料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中華有機驗證 CA-09CAS017R01 |
行銷通路管道 |
高雄消保市集,統一生機、其他有機商店 |
|
海軍陸戰隊退伍的王玉彰大哥,年輕氣盛不慎涉入走私案而入獄,獄中接觸到佛法撫慰他受傷心靈,也埋下普渡眾生的善因。出獄後回家幫農,卻驚覺農民因為農藥使用過多,都不敢吃要販售的農作物,而另外栽種自己要吃的蔬菜;他有感而發,發願照顧大地。算一算王大哥在雲林虎尾投入友善環境農業,至今已經十年了;他採用自然農法培養地力,種出的馬鈴薯、玉米,體型碩大、滋味甘甜,打破一般人對有機農產品的印象。不僅僅是栽培大地,王大哥也耕耘人心,他鼓勵更生人一起加入農作,學習獨立自主,反饋社會與環境。王大哥夢想能在這片大家認為農藥污染深劇的嘉南平原,建造一個有機村。
延伸閱讀:王玉彰的農場參訪介紹 |
TOP |
|
|
蘇冠宇 創世紀有機農場
高雄市彌陀區中華路9號 |
生產品項 |
葉菜類、果菜類、根莖類 |
耕作方式 |
有機驗證耕作方式,使用有機驗證認可的資材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蘇力菌、木黴菌、枯草桿菌 |
施肥方式 |
外購有機肥料、自製液肥、豆粕類有機肥料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中華有機驗證 ZH13-CAS040 |
行銷通路管道 |
家樂福有機專櫃、高雄微風市集 |
|
蘇冠宇的父親蘇勝隆,早在民國八十幾年有機農業才剛萌芽時就開始轉作,他對傳統農民「要賣的種一區,自己吃的則分開種另一區」不以為然,因此開始研究不噴農藥的方法。蘇冠宇則是一直活在「作農辛苦」陰影下的農家第二代。曾經留日五年,回鄉後在日商公司擔任翻譯,但女兒一出生就罹患先天性糖尿病,終究還是將他引回了農業。加入高雄微風市集之後,冠宇大哥開始學著自己擺攤賣菜、跟客人互動,原本外向風趣的性格得以展露,收入也逐漸好轉,成為高雄地區重要的有機蔬菜供應商。最近更獲頒模範農民,希望能以自身經驗鼓勵更多農二代返鄉。
延伸閱讀:「 鄉間小路」- 彌陀 創世紀有機農場,三代同行的有機路
|
TOP |
|
|
吳美貌 烏來示範農場
新北市烏來區烏來村西羅岸路112-1號 |
生產品項 |
葉菜類、玉米、山黃瓜、洛神、小番茄、糯米椒 |
耕作方式 |
有機農法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蘇力菌、苦煉油、黃色黏板…等防治資材 |
施肥方式 |
調製液態肥及購買合格有機肥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填寫作物履歷、認證資料正在申請中 |
行銷通路管道 |
網路銷售、烏來農夫市集、永和社大小農市集 |
|
台灣味社會企業的吳美貌老師,長期深入台灣原鄉部落推行有機無耕作,除了舖一條讓原鄉部落年輕人回家的路,還能減少土地和水庫水源汙染,延續土地生命。在部落媽媽吳美貌老師的帶領下烏來台灣原味有機農場於2012年秋天成立,做為有機耕作之教學基地,以深入淺出的實地演練操作加上基礎的學理解說,逐步導引學員探尋有機與生態的動態平衡;在這片農場裡的蔬果,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卻可以分解出在各種不同生長條件上會遇到的問題。
葛思悠在泰雅語是相思樹,盛開時有著黃色圓球小花,在過去沒有土地權狀的年代,族人以種植相思樹做為土地分界。坐在葛思悠的小木屋裡可以看見遠方的相思 樹,眺望得遠些,便是一望無際的美人山了。摩璐農場、烏來美人山、老街美景盡收眼底,從烏來西羅岸遠望對山,其山勢起伏恰似一位身材曼妙的女子躺臥,因而得名美人山。農場有著日治時期就保留下來的梯田景致,目前種植季節葉菜及根莖類蔬果,農場主人非常歡迎大家到農場來體驗在美景環繞下耕種的簡單快樂,享受雙腳踩踏 在土地上的溫暖感受。累了,倚著百年前祖先用石頭砌成的坡坎休息,一陣涼風拂過,城市的紛紛擾擾便隨風消散了!
|
TOP |
|
|
馬清宮 憨郎有機農場
高雄市中崎有機專區 |
生產品項 |
芭樂、蜜棗、檸檬、洛神、水果玉米、黃金地瓜、蕃茄、木瓜、柚子、蓮霧等 |
耕作方式 |
以自然農耕法養土,使用黃豆、米糠、酒糟、木屑等自製肥料,不做防治,以尊重生命為目標,與大自然萬物共生共存為理念,回歸自然的能量耕種法,所要產出的是一種最原味的農產品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不做防治 |
施肥方式 |
使用黃豆、木屑等自製肥料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國立成功大學NCKU-GPCD-PR-118-11 |
行銷通路管道 |
台北水花園市集、宅配散客、有機店 |
|
馬清宮大哥之前在日月光擔任廠務主任工程師,卻因為看了記錄片「正負2度C」,深感環境問題嚴重,做自己想做的事~~回歸自然決心務農,第二天就向公司提出辭呈。在前輩的帶領之下,馬大哥開始學期有機耕作的技術與心態,如何培養土壤、自製有機肥料,他領悟到自然界有一定的定律,溫、網室的設施只是在防蟲、防雨在與大自然對抗,人從土地作物中奪取利益而已。這是現代有機農業的迷失,應該以回歸自然與萬物共生共存為目標。馬清宮大哥種出一種芭樂,有我們很久很久沒有嚐到的原土滋味!但卻不是新品種喔,只是為了環保,免除一般農民都會套的塑膠袋、白色網袋,讓芭樂果實自然成長,經由風、雨、陽光與昆蟲的協力塑造,珍珠芭樂有了完全不同的型態與滋味。只要能把作物照顧得勇健,自然病蟲害就會減少。作物因過多的外來肥料而產生徒長,因不正常的生長病蟲害才會產生。
|
TOP
|
|
|
張萬燕 如意有機農場
高雄市旗山區 |
生產品項 |
香蕉、木瓜、青木瓜、蔬菜 |
耕作方式 |
以有機方式栽培,幾乎不使用防治資材,而以網室、水旱田輪作、勤勞清理香蕉園等管理方式,增進作物的品質與產量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幾乎不使用防治資材,蔬菜以網室抵禦蟲害,香蕉則完全不做防治 |
施肥方式 |
外購有機肥料,以有機黃豆自製液肥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財團法人和諧有機農業基金會HOA-O-005 |
行銷通路管道 |
高雄微風市集 |
|
張萬燕,旗山人、五十六歲,種植香蕉已經有25年的時間。對於香蕉有深厚的感情,農場種有北蕉、新北蕉、呂宋蕉的香蕉品種,每一種香蕉都有自己的風味,現在的香蕉大多的品種多為北蕉與新北蕉,此品種較能抵抗病蟲害方便管理,品質與產量穩定,且受日本喜愛,但自己卻喜歡呂宋蕉綿密的口感與酸甜的滋味,因此就算呂宋蕉較不易管理,在農場內還是有種幾株滿足自己口福。張大哥因為體質敏感,只要聞到農藥味就全身不對勁,當外甥古文錦投入有機生產後,邀請他加入學習有機耕作,現也為美濃有機產銷班班員。
香蕉雖然較為野性,但仍需費時管理,好比防治黃葉病等病毒病,針對黃葉病張萬燕會適時採用水旱田輪作保持地利,且每日清理香蕉園的枯葉,使象鼻蟲無法在香蕉樹上產卵,減少病蟲害發生的頻率,保持香蕉的品質與產量。香蕉是旗山的象徵且富含豐富的營養成份,張萬燕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讓大家品嚐香蕉甜美的滋味,並保障身體健康。
|
TOP |
|
|
朱明發 月照農園
高雄市田寮區 |
生產品項 |
芭樂、芭蕉、瓜果類、蔬菜、芒果、蜜棗、檸檬
|
耕作方式 |
有機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生態或健康理念,對我來說,我就只是不喜歡農藥的味道,所以就不用了,自然就好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適當使用蘇力菌等微生物資材防治。 一些特定果樹如:芒果、蜜棗、檸檬(適度使用農藥防治,採收時送檢驗確認無農藥殘留)
|
施肥方式 |
適當使用蘇力菌等微生物資材防治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主婦聯盟 |
行銷通路管道 |
主婦聯盟 |
|
朱明發在高雄田寮已經種了二十幾年有機蔬果。他對這裡光禿禿的灰白色山峰特別有感情,年輕時就喜歡在崎嶇的山路間騎車來回溜達。惡土之間沖積形成的小平地,可以看到他種的蔬菜水果,也看見他長年的堅持。地形區隔了不同的作物和病蟲害,也隔離了吵雜的人潮。朱明發很少出山到外面走動,但對田寮在地的每一座山頭熟到不行。他認為現代飲食文化追求方便快速,不然就是追求精緻化,許多人不瞭解「食物的原味」;而對生產食物的農民來說,在經濟壓力以及經營競爭之下,也越來越少人能堅持「什麼樣的作物,要有什麼樣的風味」。我土生土長的田寮鄉,因為鹽土惡地封閉地形,自古以來各種食物幾乎都自給自足,因此形成了「追求原味」的特殊飲食文化,在耆老的指導之下,他嘗試有機耕作已經十年,堅持生產的農產品不僅健康自然,而且味道非常好。希望消費者藉由品嚐好味道、追求身體健康,從而支持自然環保的耕作理念。
延伸閱讀:朱明發的農場參訪介紹
|
TOP |
|
|
藍文明 好食機文明農場
台中市和平區東崎路二段 |
生產品項 |
放養土雞、甜柿、奇異果、蔬菜 |
耕作方式 |
循環式農牧共生,讓土雞群自由放牧在果園中,清除雜草、提供肥料,完全不使用農藥、化學肥料。利用部落周遭的免費資源自製肥料,降低對市場農業資材的依賴。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不採用任何防治,讓生態環境達到平衡。 |
施肥方式 |
利用原始森林菌種培養為生物,使用各種免費的環境資源如雜草、魚角料等自製有機肥。放牧土雞也可提供部分肥料。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目前無驗證 |
行銷通路管道 |
好食機農食整合、厚生市集 |
|
住在雙崎部落的藍文明,十多年前跟著部落眾人開始種甜柿,每日周旋於買肥料、噴農藥的慣行農法,卻始終只能圖個溫飽。三年前因為太太、 媽媽相繼檢查出癌症,加上朋友極力勸說,「反正噴那麼多藥也不一定會賺錢!」文明乾脆省下買農藥、肥料的錢,完全不施用任何資材,指有定期除草管理。自己則找了幼稚園開車的工作,穩定收入。
好食機自創立起便與藍文明合作,希望以友善環境及農食整合的方式,走出部落農業的困境。鑒於部落農民經濟較為拮据,我們不但放棄所有農藥等防治方式,更努力發展自製肥料;利用原始森林土壤培養微生物,努力找尋部落周遭可以取得的免費資資材,如市場不要的雜草、魚角料、廚餘等等,製作幾乎不需成本的肥料。同時也在果園中開始放養土雞,不僅創造農牧共生的循環式農業,也讓農民有另一個收入來源。
文明農場位於獨立山丘,依傍著原始森林;在適當農法引導下,環境復原的相當迅速,恢復生態的多樣性。走進農園,會先看到蔬菜園裡種著各種不同的葉菜和豆類,菜園旁緊臨溪流,雨水充足時就能隨時澆灌,也能見到他們養的一對鵝夫妻在溪流裡漫游。歡迎各方夥伴隨時造訪農場,體驗部落自主的友善環境農業。
|
TOP
|
|
|
藍文德
台中市和平區東崎路二段 |
生產品項 |
放養土雞、甜柿、生薑 |
耕作方式 |
完全不使用農藥、化學肥料。利用原始森林土壤微生物、部落周遭的免費資源等自製肥料,降低對市場農業資材的依賴。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不採用任何防治,讓生態環境達到平衡。 |
施肥方式 |
利用原始森林菌種培養為生物,使用各種免費的環境資源如雜草、魚角料等自製有機肥。放牧土雞也可提供部分肥料。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目前無驗證 |
行銷通路管道 |
好食機農食整合、厚生市集 |
|
文德於今年開始轉作,沿著陡坡人工除草一次就是三天!失去農藥與與化學肥料保護,樹葉開始遭受病蟲害侵襲,幾顆弱勢果樹還因此死亡。幸好他們的果園都位於獨立山丘,依傍著原始森林;在適當農法的引導下,環境復原的相當迅速,無論文明或文德的果園,都已恢復生態的多樣性。逃過豪雨、病蟲害、自然落果的倖存的甜柿,雖然產量不多,顏色也不如市場上的又紅又均勻,但甜度夠,每一顆又有不同的風味和口感。讓泰雅兄弟與我們都不得不相信:自然會有好柿!
|
TOP
|
|
|
古文錦 廣福有機農場
高雄市旗山、美濃區 |
生產品項 |
黃豆、青仁黑豆、黃仁黑豆、稻米、葉菜 |
耕作方式 |
有機栽種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米:苦茶油
豆類:幾乎不防治
葉菜類:蘇力菌、綜合微生物
|
施肥方式 |
市售有機肥(福壽有夠肥7號、鐵牛高效能6號、篦麻粕、米糠、棕櫚灰)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財團法人和諧有機農業基金會HOA-O-004 |
行銷通路管道 |
好食機、高雄微風小農市集 |
其他 |
豆類生產程序:
空地施肥 > 灑豆 > 淺耕翻土 > 開溝 > 2週後灌溉 > 一個月後除草 > 視天候灌溉1-2次 > 收割(草不多時,拔草、機器採收;草多時,拔豆、田間曬豆穗、打豆)> 曬豆 > 風鼓 > 挑豆 > 低溫保存 |
|
古文錦,台大經濟系畢業,10年前便返回美濃老家,繼承父業務農,種植有機稻米、黑豆、黃豆。古文錦的農業技藝傳承自父親,並且融合了他在經濟系學習而來的新觀念,和當地與其他青年一起經營產銷班和合作社,把組織經營的精神帶入有機農業的生產,也同時為地方農業人才注入一股年輕的活力。
|
TOP
|
|
|
邱經堯、邱健程生態養殖
嘉義布袋 |
生產品項 |
虱目魚肚片、草魚切片、吳郭魚、白蝦、白蝦蝦仁 |
防治方式 |
無毒無用藥生態養殖漁業 |
幼苗來源 |
育種場 |
飼料來源 |
一般包裝飼料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主婦聯盟、產銷履歷表、海洋大學 |
行銷通路管道 |
好食機、主婦聯盟 |
|
邱家兄弟在嘉義布袋用全程無毒無用藥的方式進行生態養殖漁業。將近30公頃的漁塭皆採取低密度混合飼養,讓不同的魚類共存於漁塭當中,並且讓週邊草木自然生長,透過生態平衡的方式,讓魚兒自然產生抵抗力維持健康。
|
TOP |
|
|
黃芬香 黃芬香養殖場
台南市七股區 |
生產品項 |
石斑魚、文蛤、沙蝦、富貴魚、吳郭魚、螃蟹 |
養殖方式 |
利用潮汐引水的方式,保持水質清澈、鹽度高,不管對環境和魚類都好。以生餌餵飼,長得比較健康,也比較不容易生病。秉持著「不用藥、不用飼料、維持生態平衡」的理念養殖高品質水產。 |
防治方式 |
除了魚生病不得不用藥之外,其他時間都不用藥。 |
飼料來源 |
以生餌餵飼,不使用包裝飼料。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主婦聯盟 |
行銷通路管道 |
主婦聯盟、吉品鮮物等有機通路 |
|
七股的生產者-黃芬香夫婦是成大畢業的,夫婦倆放棄高薪去從事養殖業。他們的養殖池利用潮汐引水的方式,保持水質清澈、鹽度高,不管對環境和魚類都好。他們買石斑魚苗回來養的時候,不像外面的飼料養殖方式,他們堅持用生餌來餵,並且養一些文蛤來共生。他們的魚塭內因為共生,會有各種不同的水產,文蛤在池內靠著食物鏈,幾乎不需要人工餵食,而像海龍鬚菜也算是副產品。
她除了定期將漁獲送去檢驗外,也放低養殖池放養密度。因為高密度的養殖池一分地放一萬至兩萬隻魚,魚要不生病也很難。為了治療生病的魚必須用藥,只會讓池內的海產惡性循環,所以她的養殖池一甲地也不過放養一萬至二萬隻魚,魚的生長空間大了,環境品質變好,水質就會淨化,進而維持生態平衡,魚自然就會健康,根本不需要用藥。
雖然黃芬香有30多個養殖池,但為了復原池子的自然生態環境,她還會定期的曬池,完整的曬池起碼要經過半年以上才能回復原來的狀態。
延伸閱讀:黃芬香的農場參訪記錄
|
TOP |
|
|
|
蔡佳蓉/羅元鴻 果然紅鄉野學堂
高雄市美濃區 |
生產品項 |
木瓜、芭蕉、米、白玉蘿蔔、地瓜 |
耕作方式 |
自然農法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無 |
施肥方式 |
無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目前無驗證 |
行銷通路管道 |
朋友/轉介/宅配 |
|
給人第一眼的印象就是個開朗少女的蔡佳蓉,本來是個上班族,婚後才與先生一起返回美濃的家鄉當農夫,從初次下田、學醃蘿蔔的都市俗,到現在能自己規劃在地遊程,設計時令菜單,熟捻地與客人分享蘿蔔不削皮、連根一起煮,讓湯頭更甘甜的小祕訣,甚至還自己動手設計農事包,完全融入在地生活且樂在其中。
剛開始務農時,兩人在六分大的土地上用慣行農法栽種木瓜,二○○九年八八風災後,面臨耕地只剩下兩分大的挫折時,索性決定把握住老天爺給的這段「假期」,毅然決然騎單車去環島,沿途以交換工的方式,觀摩各地農場,也因為認識了東部的有機農友,啟發了他們用自然農法耕作的念頭,回家後決定要用最少的人為干擾,在這塊土地東山再起。
蔡佳蓉說,在都市裡生活時,對於「環境」其實沒有太大的感覺,經過這幾年的務農體驗後,動念建立鄉野學堂,其實是想要提供環境教育的場域,農作物是基本素材,而導覽解說則是帶著遊客散步、騎單車,用不一樣的速度感受好山好水,體驗環境保護的重要。兩人透過在部落格、粉絲專頁分享生活點滴,讓更多人認識農村風光,現在若有空檔,還是會帶著小摺搭火車在島內旅行,因為,學堂裡還潛藏著無限的可能,認識更多有共同理念的朋友,才能一起創造這塊土地美好的未來。
|
TOP |
|
|
謝智瓊 田尾社區有機農場
高雄市湖內區 |
生產品項 |
芭樂、冬瓜、地瓜、蔬菜 |
耕作方式 |
使用有機驗證核可的資材,種出乾淨無毒的蔬果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蘇力菌等有機驗證核可資材 |
施肥方式 |
外購有機肥料、自製液肥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環球國際驗證股份有限公司UCS-OA-11151 |
行銷通路管道 |
高雄微風市集 |
|
從小就跟著父母在高雄田尾社區土地穿梭,看到父親因使用農藥栽種農作物造成身體不適,食不下嚥,讓謝智瓊(田尾社區有機農場)興起從事有機耕種的念頭,一方面讓家人不再擔憂食入口中的蔬果,一方面也希望田尾社區半砂半壤土的環境能夠種出更多友善環境的蔬果讓大家享用。 |
TOP
|
|
|
蔡一宏 十甲有機農場
嘉義縣東石鄉蔦松村 |
生產品項 |
稻米、玉米、黃豆、薏仁、地瓜、小麥、雞蛋 |
耕作方式 |
循環農法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自製微生物菌、枯草桿菌 |
施肥方式 |
作物自製堆肥。小雞魚粉補充蛋白質、牡蠣殼補充鈣質;成雞黃豆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蔬果MOA有機驗證 |
行銷通路管道 |
里仁、主婦聯盟、統一 |
|
嘉義東石,人們對於這裡的第一印象,總是那肥美的蚵仔及新鮮的水產,但鄉內的蔦松村,居民則大多以農業為生。「十甲有機農場」的主人蔡一宏,管理上百公頃農地,卻能每天從容不迫、談笑風生;他以獨特的「粗放管理」經營理念,讓東石鄉上百公頃休耕農地恢復雜糧輪作,更創造了台灣最大面積的小麥田。這裡不強調有機驗證,只希望農民降低成本(使用自製肥料、留種)、省工(不噴藥、機器除草、機器播種),利用輪作、農漁牧循環充分利用環境資材,自然而然就產生了友善環境、有機健康的農產品。
|
TOP
|
|
|
林義職 大甲芋頭林
台中大甲 |
生產品項 |
新鮮芋頭、芋苗、冷凍芋角、芋圓 |
耕作方式 |
有機耕作方式,但無認證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蘇力菌、矽藻土、自製資材(沙拉油、卵磷脂…) |
施肥方式 |
自製酵素有機液肥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無藥殘檢驗:藥毒所、中興大學、SGS |
行銷通路管道 |
農民市集、網路銷售 |
|
以「大甲芋頭林」為品牌的林義職是大甲在地人,大甲的「芋頭」遠近馳名,但鄉親採慣行農法栽種已久,讓對農耕有無敵狂熱與喜好的芋頭林想著「為何不以安全無施農藥的方式栽種芋頭呢?」進而和父親一起投入了這條不歸路。
為維持地力,除以稻、芋輪作之外,在耕作之前還必須先經3個月翻土養地。芋頭初期以水田方式栽種,必須小心防範水田的大患:福壽螺;約3個月後改採旱田管理,此時開始為芋頭重要的成長期,施肥時機與最佳施肥量極為重要,同時也得持續防治病蟲害及除草。
由於不使用農藥,芋頭林只得自行研究各種有機資材,如噴灑濃縮辣椒液驅蟲、自製酵素液肥為芋頭補充營養等,但比起慣行用藥、化肥來說效果非常有限,雖然投注許多時間、精神,產值仍只有慣行的三分之二,芋頭個頭也小得多,但除偶有瑕不掩瑜的蛀洞外,品質絲毫不受影響,將檳榔芋的優點發揮淋漓盡致!
|
TOP
|
|
|
林益 慶裕合作社
高雄燕巢、大樹 |
|
林益大樹人,七十二歲,種鳳梨已經有50年的時間,一生都與鳳梨為伍,從最早的3號土鳳梨種到現在的17號金鑚鳳梨,若有人想要了解台灣鳳梨的歷史,只要找鳳梨伯,包妳三天三夜都聽不完,它可以從每一種品種的差異開始敘述,當中夾雜自己栽種的心得與市場的反應,從前鳳梨伯自家的土地不大且分散,所以大多都跟台糖的租地,從台南楠西種到現在燕巢的農場,歷經大大小小的耕地,也與台糖的長官培養了深厚的情感。
多年的經驗,鳳梨伯表示鳳梨要好吃,關鍵在於肥料的種類與施用的時間。鳳梨伯使用有機肥、豆渣及芝麻渣並用中耕機翻耕做基肥,種下鳳梨後再追肥一次,如此,可以保有鳳梨的香味及甜味,味道絕對比使用化肥種出來的鳳梨還來的好吃。
前年,鳳梨伯聽從香蕉伯的建議,放棄慣行農法轉投入有機鳳梨的生產,在投入微風市集後,受到消費者的肯定,更確定當初的選擇,鳳梨伯表示,未來將自己的經驗與事業交給自己的女兒,希望能保留台灣鳳梨的風味。
「鳳梨」是台灣的驕傲,也是南台灣的水果指標,我希望能繼續生產健康、安全的鳳梨,讓大家都能享受到這好滋味。 |
TOP
|
|
|
北社大有機農業社
台南佳里 |
生產品項 |
根莖類、果菜類、葉菜類、稻米、黃豆、黑豆、雜糧等、酪梨、番茄、蜜棗等 |
耕作方式 |
有機栽種自然農法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蘇力菌、苦楝油、葵無露、波爾多液 |
施肥方式 |
自行堆肥、栽種綠肥、外購有機肥(福壽、台糖)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國立成功大學 |
行銷通路管道 |
宅配、有機商店 |
|
我們是一群快樂又健康的有機愛好者,也是有機農業社的學員。目前在台南市佳里區民安里實習園區(面積約2公頃)進行有機蔬果栽植技術的學習。現有蔬果種類約35種,除了同學自已食用以外,為了社團事務平穩運作,部分多餘的品項,想分享給您與社區的其他朋友,所得收入將再投入有機教育推廣、資材添購與設施的維護。
延伸閱讀:台南北門社大的參訪記錄 |
TOP |
|
|
陳信廷 野人谷農園
台東縣鹿野鄉永安村 |
生產品項 |
鳳梨(土鳳梨) |
耕作方式 |
自然農法,無農藥無肥料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順其自然,無任何防治 |
施肥方式 |
不下任何肥料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無 |
行銷通路管道 |
自己的網路行銷(fb、部落格) |
|
因緣際會來到台東幫朋友採收著採收著鳳梨,在朋友轉介下接手了五分的鳳梨田,然後就加入耕作的行列了,相信只要有健康的土地、適當的管理,就可以有合理的收成,不施用農藥不下肥料,適度的除草,自然生長的作物才有他該有的豐富滋味,我如此相信著耕作著,我的野人谷鳳梨。
接手至今兩年,當然這片鳳梨田轉做自然農法兩年,植株則是第四年的老欉土鳳梨,不同於市面上金鑽品種鳳梨,土鳳梨帶著點酸甜口感跟豐富的香氣,歡迎試試。
我的耕作理念很簡單,就是生產健康的作物並且合理的價格讓更多人可以無負擔的吃到真正的食物! |
TOP |
|
|
張芳娟 芊華健康農場
雲林縣大埤鄉 |
生產品項 |
水稻、紫糯玉米、地瓜、西瓜、蒜頭、秋葵、水果玉米 |
耕作方式 |
友善種植、無化學農藥、無化學肥料、無除草劑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各種非農藥的自然防治法、生物防治 |
施肥方式 |
微生物菌、有機肥、堆肥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中興大學驗證
|
行銷通路管道 |
網路、親朋好友 |
|
友善人、土地、作物 (不用農藥、不用除草劑、不用化肥、不捕鳥),友善環境耕種出健康,真正安全、安心的食物,不求產量,只為健康。雖然耗時又費力, 但依然樂在其中。 |
TOP |
|
|
溫禮華 雲林好好友善農場
雲林縣莿桐鄉 |
生產品項 |
稻米(台梗16號)、紫糯米、蔬菜 |
耕作方式 |
有機農法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依循有機農法,使用可用之防治資材 |
施肥方式 |
KKF微生物菌,及依循有機農法使用核可之有機肥料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采園生態驗證有限公司 |
行銷通路管道 |
FB、雲科大市集、通路商 |
|
米飯是我們的主食,要享受吃飯好好的幸福感覺,首先要有「好米-安全營養的米」。雲林好好友善農場使用有機農法生產稻米,從整地、施肥、除草到病蟲害防治,全程無使用化學農藥、化學肥料,此外,在種植過程中施用KKF天然微生物菌水灌溉土壤,讓微生物活化土壤,使土壤充滿能量,稻子在充滿能量的土壤中成長茁壯,吸收滿滿的能量,煮熟的米飯也會充滿了能量與營養,讓享用這些米飯的您身體健健康康,每天吃飯都好安心,吃飯好好。 |
TOP |
|
|
負責人:彭宇閎、管理者:黃偉哲 小瓢蟲自然生態農場
花蓮縣壽豐鄉 |
生產品項 |
甜玉米、玉米筍、玉米粒 |
耕作方式 |
在有認證的前提下,有機農法邁向自然農耕法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病害:當有病徵園丁先做內在靈性反省,反省到關鍵的點上,往往不用做防治,病情會自己停止,整體會提供協助,必要時才偶爾灑枯草桿菌,如果沒有反省到對的點上,灑再多的菌或油都沒有用。
蟲害:蟲量是象徵園丁的習慣得體與否,應做未做而有蟲害是園丁之過,應做已做而有蟲害,園丁有義務為整體生態控管數量,先檢查雜草是否留存過多,通風是否良好,如皆有做到,再反省自己有無貪婪把作物當做商品而失去對生命應有的尊重,如無,才可以噴灑舒力菌或將舒立菌混米糠已九宮格式點施。
以上是玉米,葉菜又是更深的學問。 |
施肥方式 |
有機法規核准5-12有機混合肥,並著以自製伯卡西藥引,逐年降低施肥量。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慈心有機驗證 |
行銷通路管道 |
物流、網路超市、連鎖商店 |
|
農業是一種和大自然及人文應和互動中找尋平衡的一種藝術,而本質就是生命,我徜徉在這多層多方的生命熱鬧中寧靜致遠,在片刻當下的融合,各方各層的生命會自己找尋所須要的出路,以應和大自然的法則,在這過程各種符合作物的技術就會如泉水般汩汩而出,而頭腦中的知識僅成死物或成就印證的踏板,如過河扁舟。 |
TOP |
|
|
官加展 梅埔農場
嘉義中埔 |
生產品項 |
木瓜 |
耕作方式 |
網室有機栽培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無毒資材防治 |
施肥方式 |
自製液肥、對外購買農糧署推薦優良廠商之有機肥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主婦聯盟、慈心驗證TOC-CTO192 |
行銷通路管道 |
主婦聯盟、統一生機 |
|
我是主婦聯盟的農友,102年申請慈心認證,一份對這塊土地的熱愛.希望大家支持,產地直送,絕對新鮮,安全可靠,香甜多汁,敬請品嚐!! |
TOP |
|
|
廖俊凱 新安自然農園
雲林縣西螺鎮新興路 |
生產品項 |
葉菜類、果菜類、鄉土蔬菜 |
耕作方式 |
新安坐落於雲林縣西螺鎮,深感有機耕作的魅力,堅持不灑農藥,以最天然的肥料,產出安全無毒的蔬菜,讓消費者及大地維持最和諧的關係。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堅持不使用農藥,使用瓦斯滅蟲&選擇抗病蟲害的時令菜,應用綜合防治法(IPM) |
施肥方式 |
使用全腐熟有機肥,有機質高達4%。以輪作、間作、休耕,培育健康土壤。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采園 驗證 EG-13401F1ZT |
行銷通路管道 |
主婦聯盟、厚生市集、有機商店等 |
|
廖俊凱自民國80年左右便投入有機農業。他農專畢業後在台北工作,常聽人們或新聞報導西螺蔬菜有農藥,他心中不服為故鄉農業抱屈。後來回鄉務農決心採有機方式耕作,改變外界對西螺的刻板印象。廖大哥用他在農専和中興大學所學,並且積極地充實各種有機農業相關知識,終於在慣行農法盛行的西螺地區闖出一條生路,栽培安心健康的有機蔬果,跌破許多家鄉人的眼鏡。除了專注耕作之外,廖大哥也努力促進有機產業發展,與學界農改場等專家保持良好關係,並在田間進行各種試驗,擬定台灣最早期的有機驗證規範,算是台灣有機農業的老前輩。
|
TOP |
|
|
羅伊秀 菇媽媽農場
台中市和平區南勢里 |
生產品項 |
香菇、木耳 |
耕作方式 |
與大自然共生方式栽培,只噴水其餘都不噴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將病害移除,蟲害很低 |
施肥方式 |
無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SGS無農藥殘留檢驗 |
行銷通路管道 |
SGS無農藥殘留檢驗 |
|
七年級生農二代,畢業後即回家幫忙媽媽的香菇栽種;喜歡農村早睡早起、不需加班熬 夜的規律生活,並將所學的生產管理、品質管理概念帶入農產業,加上年輕人秉持的熱情與樂觀,希望能進行農業革新,重新建立耕者、消費者、大自然之間互利關係的機會,未來以永續的企業觀點來經營。
菇媽媽堅持香菇的栽種品質,抱持可以與大自然共享的態度,即使下雨時節香菇易遭蛞蝓侵害,仍秉持栽種過程完全不添加任何化學藥劑,避免對環境造成傷害,更保證您的食用安全。菇寮位於台中市和平區大甲溪畔,不僅擁有乾淨的水質,白天日照氣溫高,夜晚則有大甲溪帶來的濕氣,特別適合需要日夜溫差大的香菇生長。2012年建立品牌菇媽媽,希望能將好的理念好的產品直接傳達消費者,讓消費者能夠認識農人,了解農人進而信任農人。 |
TOP |
|
|
韋峻文 淡水返農公社
新北市三芝、淡水 |
生產品項 |
野菜(昭和草、皇宮菜、馬齒莧、白鳳菜)、樹薯、香藥草(甜羅勒、迷迭香、薄荷、香蜂草、香菜等) |
耕作方式 |
野菜、樹薯採野生方式,施肥使用廚餘堆肥,幾乎不施肥。香藥草使用廚餘堆肥與少量外購有機肥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不防治,自然生態平衡 |
施肥方式 |
與耕作方式同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暫無 |
行銷通路管道 |
網路銷售 |
|
一個陪伴弱勢生命的社福團體,碰上熱血的返農青年,同樣希望走出另一番風景,最後因為"香草"而並肩同行。採用友善自然方式耕種,結合學校、社區力量,蘊育出在地的田在心養生香草茶,同時積極學習各種農作物的種植,期待生產更多樣的健康農產品,自給自足,也分享多餘。 每一份香草茶包及農產品,不但有豐富的植物自然香、甜,還有青年返農共同耕作的熱情以及對弱勢生命關懷的堅持。邀請您食得健康之餘,同時也為社會公益盡一份心力。 |
TOP |
|
|
黃玲雯 秀珠有機生態農場
花蓮縣瑞穗鄉鶴岡村 |
生產品項 |
文旦柚(鶴岡文旦)、西施蜜柚、香水芒果、柑桔類、芭樂、香蕉、芭蕉、火龍果、洛神花 |
耕作方式 |
採友善耕作、自然農法、暐凱有機驗證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自製防蟲資材、辣椒水、蘇力菌、防蟲套袋 |
施肥方式 |
自製液肥、自製推肥,選購經驗證單位許可之有機肥料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暐凱國際檢驗 |
行銷通路管道 |
花蓮好事集、有機商店 |
|
醫管系畢業七年級生黃玲雯8年前回家鄉花蓮鶴岡,成為當少數會使用鋤頭和電腦的農民,許多老農,看到年輕人願意返鄉學習,也大方傳授畢生技藝。黃玲雯語重心長地說,產銷班班員年齡,幾乎都超過60歲,他們也很擔心這些技術沒人學,但當地年輕人幾乎都到外工作,只有產期偶爾回來幫忙賣文旦,農村高齡化問題很嚴重。黃玲雯的母親(蔡秀珠),和丈夫一起接手家中祖傳果園,果園就在自家旁邊。循上一代傳統實施自然農法,「我們家的山泉水特別甘甜,附近很多朋友到我家裝水,」黃玲雯說,他們才發現這片淨土多麼珍貴,2009年通過有機驗證,成為瑞穗少數種植有機文旦的農民。 |
TOP |
|
|
吳金洺 金洺自然農場
台東縣卑南鄉 |
生產品項 |
檸檬、芭樂、枇杷、荔枝、棗子、鳳梨釋迦 |
耕作方式 |
有機農業並沒有什麼太高深的技巧,而以「人與自然萬物和平相處」,雖然不使用農藥、肥料等化學藥物種作,但也並不是完全放任果樹生長,而首重修枝、整枝、疏花、疏果等管理工作,使果樹保持健康而有穩定產量。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無防治 |
施肥方式 |
完全不用肥料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MOA驗證 MOA1510047
http://www.i-organic.org.tw/farm/MOAF0454/ |
行銷通路管道 |
自行銷售、HUG、里仁、主婦聯盟 |
|
種植有機釋迦十多年的吳大哥,年輕時遠離家鄉到台南作工,幾次險些喪命的工地意外,加上老母親在田間無端猝死,讓他十五年前決定舉家回鄉種田,開始鑽研幾乎所有專家都認為不可能的「有機釋迦」。靠著自己仔細的田間觀察、實驗,經過五六年的過渡期,吳大哥的釋迦樹終於逐漸恢復自然健康狀態,每年穩定生產。在他心目中,有機農業並沒有什麼太高深的技巧,而以「人與自然萬物和平相處」為最高原則。經年雜草叢生的果園中,住著竹雞、雉雞、烏鶖等豐富的鳥類,各式各樣的蛇虫蚊蚋更是不在話下,從土壤到動物的完整生態系,不僅讓吳大哥連肥料都逐漸免除,部分釋迦樹甚至不需人工授粉,而可自行著果。吳大哥的核心理念就是「增進果樹健康抵禦病蟲害」,因此雖然不使用農藥、肥料等化學藥物種作,但也並不是完全放任果樹生長,而首重修枝、整枝、疏花、疏果等管理工作,使果樹保持健康而有穩定產量。 |
TOP |
|
|
梁永財
屏東縣高樹鄉 |
生產品項 |
珍珠芭樂、木瓜 |
耕作方式 |
不用農藥、不用化肥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蘇力菌、窄域油、硫礦粉、醋 |
施肥方式 |
不施肥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申請中華有機驗證中 |
行銷通路管道 |
綠農的家、自行宅配、行口 |
|
梁大哥與大嫂從不斷上有關農業的課程中,開始發現農藥殘留問題、不合理的施肥方式等,知道了就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作。他們試著擺脫農藥與化學肥料的控制之後,獲得許多成就感與榮耀;讓他們勇於面對雖然處理淘汰品的無奈。他們非常感謝當初綠農協助行銷通路,目前正在進行有機驗證中,覺得做一個友善環境生產的農夫,雖然辛苦,但是快樂的。
|
TOP |
|
|
范振穀
苗栗縣三灣鄉 |
生產品項 |
臍橙、無酸甜橙、椪柑、無子桶柑、茂谷柑 |
耕作方式 |
有機栽培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窄域油、波爾多液、辣椒水、石灰硫磺合劑
|
施肥方式 |
自製液肥、綠林五號有機肥、花生粕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國立中興大學農產驗證中心
APACC-OT-103-296
|
行銷通路管道 |
自行銷售、宅配
|
|
范穀有機橘園的柑橘種植有四十年之久,原本是父親在管理生產因為年紀大而接手。栽培方式也開始轉變從慣行改成有機。
從小在農家長大,觀念上使用農藥來防治病蟲害等於是收入的保證,市場就是要漂亮又大又甜的產品,為了轉型有機花了好幾年時間,上課學習有機相關課程,管理上先減量使用農藥、化肥,102年開始停用農藥,103年全部開始有機栽培並申請中興大學有機認證。也調整生產品項來平衡所遇到的問題。
轉型有機有很多的挑戰,但能收穫安心、安全的橘子,自己可以避免受農藥的危害,真的是利人又利己何樂而不為
|
TOP
|
|
|
曹永清
台北市士林區 |
生產品項 |
薺菜水餃、紫皮白肉番薯、57號番薯、紫心番薯、芋頭番薯、白綠花耶菜、蘿美生菜、油菜花、其他葉菜類、及竹筍、南瓜、蘿蔔等 |
耕作方式 |
採自然栽培方式,盡量降低施肥及防治次數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辣椒水
|
施肥方式 |
有機液肥、堆肥,不足時補充外購有機肥料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農會綠盾
|
行銷通路管道 |
社群網站、一般市集
|
|
我們是陽明山的小農,每天辛勤快樂的自給自足過日子,享受有機無農藥、天然新鮮的蔬菜水果,不能絕對的說可以為大家的食安把關,但是,這份自然甜美的開心飲食,為我們帶來輕鬆自在的日子,如果您也有興趣,歡迎一起加入農莊分享這份健康的生活。
|
TOP
|
|
|
廖宜燈
雲林縣二崙鄉 |
生產品項 |
蜜香木瓜、檸檬 |
耕作方式 |
自然農法種植(利用選育的實生苗種植)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1.生石灰硫磺
2.葵花油+無患子+香茅油+柑橘油
|
施肥方式 |
長期利用羊糞、稻草推肥養地,每周以糖蜜原汁、海藻精追肥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無
|
行銷通路管道 |
裕毛屋、248農學員、台北果菜市場
|
|
除了對於無毒農法的劍池,我們還要對孕育作物的大地,承擔起滋養照顧的責任。這不只是為了食用者的健康,更是我們感念天地,呵護子孫安康的信念。十多年來的養地,讓我種出了四大特點:
一、安全、健康、無汙染,因生石灰硫磺有消毒功用)
二、水果有甜的口感,但糖分不高,因是天然多醣體
三、有抗氧能力,果實腐敗速度慢,範圍不易擴大。有機質中的微量元素非常豐富且天然。
四、有天地自然能量,木瓜回復多年生本性。較不會有像皮肉的情形。
|
TOP
|
|
|
林明賢
宜蘭縣羅東鎮 |
生產品項 |
蔥、蒜、蕃茄、青椒、高麗菜、花耶菜、萵苣類葉菜;菀豆、四季豆、黃豆、紅豆、黑豆、綠豆及土豆等豆類;地瓜、蘿蔔、紅蘿蔔、甜菜根、馬鈴薯等根莖類;小黃瓜、南瓜、冬瓜、西瓜、哈蜜瓜等瓜果類;水稻 |
耕作方式 |
KKF微生物菌之無農葯無化肥之友善耕作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未採取任何防治措施
|
施肥方式 |
採用牛糞、微生物菌液肥或堆肥及東豐一號有機肥(牛糞、米糠及菎麻粕);蚵仔殼粉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無
|
行銷通路管道 |
宜蘭縣政府大廳之星期五市集販售
|
|
二十餘年遊歷於台灣工運與NGO之間,2010年機緣巧合的流浪到巴西一年,與巴西無地農民運動組織MST生活一年。回台灣後,結束婚姻,一切歸零,回到故鄉宜蘭皈農,重拾兒時務農的舊夢,因為想念巴西的日子,就以MST為農場之名。先從兒時父母種過的蔬果開始,相信土地,相信作物知道你的認真,他們也會努力的成長;海邊的生存環境比較嚴峻,能活下來的一定是健康又強壯的,加上海風帶來豐富的微量元素(俗稱鹹水霧),種出來的東西還蠻好吃的。
|
TOP
|
|
|
謝文崇
苗栗縣竹南鎮 |
生產品項 |
草莓、小番茄、木瓜、香瓜、哈密瓜
|
耕作方式 |
一路上種有機,也走不了回頭路了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枯草桿菌、亞磷酸、木黴菌、天敵(如草蛉)
|
施肥方式 |
福壽洽發七號有機肥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中興大學NCHU/APACC-OT-100-087
|
行銷通路管道 |
農夫市集、有機商店、宅配、採果觀光
|
|
中年返回自小追隨父親腳步的農園,不忍農村凋零土地荒廢,參加有機農業學習。99年在崎頂種植有機,希望崎頂農地復耕,年輕人能夠返回農村,保護崎頂這塊綠地。食安問題嚴重,從產地到餐桌,消費者能有機認識並支持有機、友善耕作,就是為下一代留下一片淨土。
|
TOP
|
|
|
劉廷維
嘉義縣竹崎鄉 |
生產品項 |
玉女番茄 |
耕作方式 |
採用有機方式栽培,不噴農藥、除草劑、不使用化肥 。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未採取任何防治措施
|
施肥方式 |
枯草桿菌、蘇力菌、木黴菌、溶磷菌、菌根菌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MOA)
|
行銷通路管道 |
Facebook粉絲團
|
|
很多學問而且很多都是需要經驗的累積,從土壤、植物病理到氣象,還有看似無關的機械水電等等都要有稍微的了解, 連一開始在用藥與不用藥間也猶豫不決,但在接觸有機農業後了解了化學對環境身體的危害,也看到許多農友因為噴灑大量農藥,年紀輕輕就失去了健康,所以就決定要用無農藥無化肥的方式來栽種蔬菜水果,讓我們這塊土地可以永續經營下去更重要的是讓大家可以吃得到健康。
|
TOP
|
|
|
林啟彬
彰化縣二林鎮 |
生產品項 |
火龍果 |
耕作方式 |
友善農牧,農園飼養動物抑制雜草.害蟲,未使用任何除草劑.農藥等藥劑,友善土地和環境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人工、動物除蟲,果實套袋
|
施肥方式 |
動物施肥,自製液肥,外購有機肥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
行銷通路管道 |
好食機
|
|
我栽種,澆灌,惟有神叫牠生長!
果園取名『方舟』是來自聖經。眼前是一個環境污染嚴重的世代,祈盼以友善農牧的方式,獲得個人生活所需,又能不破壞環境。因為地球只有一個,就如一艘方舟,人與自然當和平共處,才能長長久久,維持自然定律、生態平衡,大自然也必回饋我們最好的禮物。
要堅持一個理念確實不容易, 這一年來,以友善環境的方式耕作,未噴灑農藥、除草劑,施有機肥、動物施肥,以割草機、動物、人工除草,除蟲,花了數倍的人力,去年底卻只有同業同期約1/10的收成。但讓人吃得健康、安全,又不污染環境,就是幸福!雖然手粗了,皮膚黑了,眼睛花了,腦袋胡塗了......還是要努力下去。
|
TOP
|
|
|
莊宗龍,莊志祥
新北市淡水區 |
生產品項 |
短期葉菜與水果(金棗,芭蕉,番茄,芭樂等)
根莖類:地瓜,白蘿蔔,紅蘿蔔
竹筍類:綠竹筍,麻竹筍
|
耕作方式 |
由於身處在現代,故會在自然農法與現行的農法中取得平衡點,最終目的是提供消費者安全無虞與有機之食材,且保持農場直送的新鮮與品質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蘇力菌,菸草水,硼砂,木黴菌
|
施肥方式 |
生技三號,益能5-09,牛糞(乾料且已腐熟)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財團法人和諧有機農業基金會
http://www.hoa.org.tw/
|
行銷通路管道 |
宅配蔬果箱
社區接單
|
|
家中前兩代務農,原無承接之意願,故畢業後從事電子工程師,並於工作四年後,對現在的產業環境與超時工作感到厭倦,並評估目前資金可供自己轉務農且無後顧之憂,因此先參與苗栗農改場舉辦之農民學園有機蔬菜初階班之課程,認識許多轉職或是立志從事農夫這行業的同行,大家互相勉勵互相交換資訊,而後第一個工作場地在國家公園限制區內,先在此工作一年後,磨練意志與技術後;轉開發第二個工作地點(樂耕農場),目前已搭建三棟溫室(總坪數約100坪),於八月底前另三棟溫室也將完工,樂耕農場占地約6分田地,1分竹林.
安全無虞的蔬菜水果取決的是生產者與通路商的良心,故請不要嫌棄有機蔬果比較貴,因為這都會影響農夫的良心,假設售價低於成本時,農夫也將提供更低成本的產品給消費者,不然農夫將會負債.
最後有機與無毒與產銷履歷這三者是完全不同喔!!
有機是完全不能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等資材
|
TOP
|
|
|
蘇榮上
嘉義縣大林鎮 |
生產品項 |
白糯玉米 |
耕作方式 |
無化學農藥栽培,苗期用過一次化肥,就無使用其他病蟲害及肥培管理資材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無防治
|
施肥方式 |
苗期施過一次複合肥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
行銷通路管道 |
目前以送黃昏市場為主
|
|
蘇榮上先生居住在大林鎮上林里麻園寮,是上林社區願意從事無農藥殘留栽培的居民之一,之前都是用慣行農法種植,由於發現需要使用許多藥劑,覺得這樣自己吃起來也不安心,因此農場在上一季慣行南瓜栽培完之後,經由朋友的建議種植白糯玉米。
這種玉米比起其他的甜玉米品種,也較不容易受到病蟲害侵襲,本次種植成果還不錯,除了尾端有蟲害、病害痕跡之外,大體上果穗都還完整,穗重約500克~1斤左右,目前售價以每斤40元(含通路費)來銷售,運費可分常溫及冷藏。收到訂單現採即送。
|
TOP
|
|
|
張文棟
新北市林口區 |
生產品項 |
短期葉菜、瓜果菜、根莖菜等 |
耕作方式 |
作有機認證因此使用相關資材均符合認證機構認定之資材,其中肥料為植物性資材腐熟製成之商業有機肥料。種植區域分為網室與露天。簡易網室內生產作物主要以短期葉菜為主,每棟網室每周能夠產出最多三種葉菜,其中採取網室栽培主要目的為減少病蟲害,並且實行育苗定植方式種植,除能夠增加單位面積產出,更能減少雜草危害。露天栽培則選擇生長期較長作物進行,如瓜果菜類,耕地盡可能覆蓋雜草抑制席減少雜草,其餘地區則依工作狀況定期安排人員背負除草機除草。並且配合時間施用病蟲害防治資材。 |
病蟲害防治方法 |
1. 蘇力菌防治鱗翅目害蟲
2. 窄域油、苦楝油、葵無露防治蚜蟲、鞘翅目害蟲、白粉病
3. 菸草水防治蚜蟲
4. 妥善清園減少次作害蟲危害機率
5. 簡易網室與防蟲網隔絕蟲害
6. 施行輪作
7. 黏蟲紙降低蟲害
8. 紫外線捕蟲燈
|
施肥方式 |
目前使用肥料為田寶11號與有夠肥7號作為基肥與追肥使用 |
驗證單位認證通路 |
(財)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
|
行銷通路管道 |
1. 口碑介紹
2. 辦公室團購
3. 火鍋店、營養午餐等
|
|
畦遊季有機農場是由三位7年級生一起共同創立的,在一個因緣際會下我們放棄拿筆的工作,改捲起袖子拿起鋤頭,傻傻開始投入困難度極高的有機事業,雖然我們營運至今已一年多也有溫室栽培防蟲,但我們還是每天都一直在與病蟲害對抗,有時輸到連菜都收不到,心裡真得很挫折,可是我們還是想堅持下去 ,因為我們想讓環境與生態可以越來越好,所以當顧客如果看到我們的菜有些許的蟲不要嚇到,因為有時他們會躲在隱密的地方不易發現,當然我們也會認真的種出好蔬菜維持品質,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TOP
|
|